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务动态 > 水文化

眉县水文化之水利遗产--渭惠渠

来源: 眉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1-11 08:37

 

渭惠渠,为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倡导修建的著名“关中八惠”之一,在陕西水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渭惠渠自眉县魏家堡建造拦水坝,引渭水入渠,灌溉宝鸡市眉县、扶风县,咸阳市武功县、兴平市等田地。1935年4月动工修建,历时两年半,到1937年12月竣工。其中一期工程从1935年4月到1936年12月,主要完成上段渠首枢纽、漆水河渡槽、引水灌渠等工程,可灌溉田地约17万亩;二期工程从1937年1月到1937年12月,主要完成下段干、支、斗渠及分水闸的建设工程,增加可灌溉田地约43万亩。两期工程合计灌溉约60万亩土地。渠首枢纽工程(现称魏家堡水利枢纽)由拦河大坝、进水闸、冲刷闸、排沙闸、丁坝群组成。拦河坝由土坝和混凝土重力滚水坝组成,土坝位于南端,长600米,高6米;滚水坝长431米,高3.65米,坝体为混凝土浇筑,花岗岩石料砌面,设计洪水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渭惠渠建成后,受渠水灌溉地区的民众终于摆脱了年馑饥荒的噩梦。杨虎城将军为渭惠渠通水典礼作词赞美道:“清渭汤汤,导源鸟鼠。人定胜天,水利用普。致力沟洫,功绍大禹,嘉惠无疆,美哉斯举。”1958年在渭惠渠基础上设计建设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1971年建成通水。1975年渭惠渠并入宝鸡峡引渭灌区后成为全省最大的灌区,被誉为“三秦第一大粮仓”。

(眉县水利局供稿)

 

 

主办:宝鸡市水利局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66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