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麟游县招贤镇以“党建+河湖长制”为抓手,积极探索“河湖长制”新模式,将河湖长制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当中,不断细化河湖治理、管理与保护举措,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明确职责,夯实责任抓落实。作为漆水河源头,招贤镇根据“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镇+村”“二级河长”治理体系。镇党政主要领导担任镇级河长,村支书担任各村级河道的属地河长,明确各级河长“防、巡、改、报”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对各类涉水工程及山洪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摸排,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为安全度过汛期打牢基础。
聚焦重点,靶向发力抓整改。以“党建+河湖长制”为抓手,组织开展清河行动,清理河道13.6公里、清理河道垃圾5.8吨;持续开展河湖“四乱”整治,发现问题6件、落实整改6件,整改率100%。截至目前,镇村河长巡河共计48次,各村定期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到所管辖区河道开展清理,共同推进河流管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改善招贤镇辖区河道生态环境。
健全机制,综合提升抓长远。招贤镇不断完善“河长牵头、分级管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强与驻镇单位的沟通协调,重点围绕河长制工作监管的突出问题,镇河长办与镇派出所定期开展辖区内涉河违法行为监督检查10余次,形成有效震慑,维护河道健康。将河长工作与民生、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相结合,并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合理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农村垃圾、污水、厕所进行整治,严厉打击乱排污水、乱堆弃土杂物、乱扔垃圾不良行为,杜绝污染源直排入河。
从大江大河的“动脉血管”到小微水体的“毛细血管”,从“河湖长”到“沟渠长”,招贤镇所有水域全面“挂长”。岸上与岸下齐抓、治标与治本并举,不断推动“河长制”向“河长治”转变,让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河湖“美”起来。
(麟游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