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务动态>水文化

冯家山的路

发布时间: 2024-03-29 14:56:51 浏览次数:


◎赵林祥

去过冯家山两次,感触最深的不是满目的苍翠青山,不是高峡出平湖的一泓碧水,更不是人工夯起的巍巍大坝,而是那穿梭于莽莽古塬、跳跃在山涧深谷里的路。

冯家山水库开工的1971年,我还是七八岁的孩子,懵懵懂懂少不更事。担任生产队队长的四叔,带领着村里一伙青壮年,背着干粮,拉一架子车铺盖,在全村人的欢送下,像出征的壮士一路向西,去了冯家山工地。岂料没过半月,同行的六叔灰头灰脑土拨鼠样逃回来,满村逢人哭诉:“我的娘哇,饿着肚子走了两天,把人要挣死哩。”六叔那时三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能让一个青壮年当了逃兵,固然与六叔的好吃懒做有关,但冯家山路途的遥远和活路的沉重,由此广为人知,也深深地触动了我年幼的心。

这以后,我就记住了冯家山。在孩童的思维里,我闹不明白,家在岐山的我们,为什么要跑上百里路,吃苦受累地去给人家千阳那里修水库呢?直到几年后,冯家山水库里的千河水,流经凤翔,从北干渠一路向南,淌进老家门前的干渠,队里的千亩旱田变成了水浇地,父辈们用这长流不息的水源,大搞间作套种高粱移栽,种棉花栽烤烟,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夏秋作物连年增产,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命。我家和村里人一样,结束了喝稀汤、吃黑馍的日子,这时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修建冯家山水库的重大意义。也就是从那时起,看一看冯家山水库,瞧一眼让我们吃饱了肚子的生命水源,成了我梦寐以求的夙愿。

第一次去冯家山,已是水库建成近半个世纪后。社会的飞速发展早已今非昔比,新农村建设修起了四通八达的城乡公路,再也不用像先辈们那样步行受累了。我们乘坐的面包车穿过凤翔县城后,折向西南方的公路,下了长青镇附近的大坡,坐在车内的我,能明显感觉到公路在坡下转了一个“人”字形的大弯。纳闷中我忍不住问,为什么不能从凤翔县城西边直通冯家山,偏要向南多绕出二三十里路呢?一位古稀有余的老人说,直线到冯家山确实距离近,但却要翻越七沟八梁好几座山,算下来比绕这个弯儿还远。何况当年根本就没有公路,岐山民工走的就是那条山路,得走整整一天啊!

原来,这位老人就是当年冯家山水库的建设者,如今仍在老家的青化农村种地,年轻时因超负荷劳作,已腰弯背驼老态龙钟,走路时双腿向外撇着,成了典型的“拨枷腿”。但老人的脚步依然铿锵有力,一踏上冯家山的土地,他就像孩子般咧着嘴巴看个不够。站在他当年用力气和汗水填起的大坝上,远远望见对面山梁上,那一排排盘旋而上,仍然敞开着大口的1000多孔窑洞时,一下子面色凝重,长久无语。老人摸着大坝上的护栏说,那时候,他们每次都是鸡打鸣时从家里出发,走一天一夜,第二天赶到冯家山,刚好赶上出工。

千河流域的冯家山,地处大山深处,在水利工程开工以前,根本就没有现成的路,散布在各个村庄里的民工,都是以生产队为单位,根据通知上说的大致方向,一路向西,下沟上塬,过河蹚水,翻山越岭,打问着走到冯家山的。可以说,冯家山的路,是建设者用双脚一天一天踩出来的。

第二次去冯家山,我有幸结识了雍川镇袁家村的当家人杨海林,这位68岁的老人是第一批去冯家山的民工,当年他刚出校门只有16岁。老人回忆说,首次出发时,只知道冯家山路远,究竟有多远,要走多长时间,上面没说清楚。民工们背着充饥的干粮,却忘了带水,平原上村庄多,还可以讨水解渴,再不济还有涝池水塘救急。过了凤翔进山以后,人烟稀少,大日头下走半天喝不上一口水,口干舌燥嗓子眼里直冒烟。有一次,嚼碎的干馍馍卡在喉咙眼,憋得人眼冒金星,怎么也吞不下去。情急之下就满路上寻找牛蹄印,遇见牛蹄窝里有积存的少许雨水,像见了救星不管不顾趴在地上嗍一大口。

再次站在冯家山水库的大坝上,我长久地眺望对面山梁上那层层叠叠的千孔窑洞。目测之下,从住宿处到水库工地,要先下山,过一条深沟,再上山走过来,最少也有五六里的路程。当年的数万民工,每天爬上跑下,往返于窑洞与大坝之间,用不倦的脚步,丈量着冯家山的土地,用不竭的力气,实现了让子孙后代吃饱肚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