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女,群众,现年46岁。是生在陇县、长在陇县的秀美姑娘,父亲一直在家乡城关乡担任水保员,带病修建北干渠的身影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埋下了理想的种子。1991年11月,陈凤失去了敬爱的父亲,她怎么也想不到年轻力壮的父亲因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从此再也见不到他可亲可爱的身影。1992年7月,她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水保员的接力棒,终于成为了像父亲一样的水利人。在老前辈的言传身教下,她爱上了这个工作,一干就是三十个年头。从2017年起,她一直担任镇级河湖巡查员至今,从此与保护母亲河结下了不解之缘。五年多来,历经风雨彩虹,她心里装的是母亲河,想的是母亲河,精心为母亲河梳妆打扮,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最美河湖卫士”。
不忘初心 “河”你一起
陇县城关镇境内有千河、北河、水银河、大杜阳沟河4条大小河流,河道总长度244.87公里,涉及全镇13个村。 陈凤成为乡镇巡河员后,工作担子一下子加重了,她不仅要包村、干好分管业务,还要做好河湖巡查工作。人称“铁姑娘”的陈凤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差,沿河倾倒垃圾、乱采乱挖、乱种的现象十分普遍,对河流造成了严重污染。陈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组织镇村河湖巡查员、社区志愿者定期捡拾河道垃圾,与村组签订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书,层层落实河湖巡查保护责任。利用镇村会议间隙、广播、微信群、电子屏、发放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河湖保护的重要意义,让爱河、护河变为群众和中小学生的自觉行动,让“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她配合县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小手拉大手”净滩活动得到了西大街小学、西关小学、北关明德小学等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变成了学生常年社会实践活动之一。
除此之外,她主动到河流沿岸村庄进行宣传,呼吁沿河居民共同维护母亲河健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强化大家对治水、护水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沿河居民对参加河湖保护治理的热情。积极发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母亲河的队伍中来,共同提高河湖水质,维护周边环境整洁。
牢记使命 履职尽责
每周两次巡查,雷打不动,从不缺席,徒步行走三十多公里,一个早上只能巡完千河一个岸线,下午还要到河对岸继续巡查。顺带还要捡拾垃圾,装袋清运。有时制止河道乱倒垃圾、河内种菜、游泳的行为,还会招来骂声。“千难万难,只要坚持就会不难。”陈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陈凤经常与4名河长、13名村级巡河员定期交流工作心得、管护经验,共商管护良策。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垃圾数量越来越少,陈凤为此十分欣慰,辛勤付出的汗水没有白流。但她清楚,河湖巡查工作容不得丝毫松懈,否则将前功尽弃。遇到巡河与工作发生冲突,她合理调整工作时间,白天巡河,晚上加班加点干完手头的其他工作。每到傍晚散步的时候,她都不知不觉把散步变成了巡河。家务更多也由母亲承担。
河湖卫士赢得赞誉
多年来,陈凤自始至终参与形式多样的河湖巡查活动,对所发现的污染水生态环境、乱采乱挖、排污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同时收集相关信息、整理成册,定期向县级相关部门报告。陈凤还多次参与县级水质检测取样。一直以来,她积极参与各种护水治水活动,发动身边的亲友共同保护母亲河水质。
陈凤多次组织开展“清河”“护河”志愿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母亲河的保护中来。她配合县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小手拉大手”净滩活动,将河道的垃圾收集并分类处理,让河滩焕然一新。在志愿者参与的保护母亲河活动中,陈凤向志愿者介绍河道垃圾对水质的污染及对河道生态系统的破坏,让大家亲身体会保护河道生态、保护河湖水质的重要性。同时,还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累计发展常态化参加巡河志愿者370多人,组织河流净滩、保护母亲河等志愿服务活动156次,参与志愿者人次18600余人次。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镇工作人员和镇级河湖巡查员,一人身兼两职。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河湖巡查、治理保护工作,在完成包村工作的同时,一同与村级巡河员抽时间监督生态水环境、参与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的全部工作。她始终坚定信念,长期致力于河湖保护重要工作,主动宣传河湖管理保护理念和政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河湖健康,为打造一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新陇州作出了积极贡献。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母亲河焕发了生机。四条河流人水和谐,水清景美,成了水鸟栖息觅食之地,变成了陇县的一张靓丽名片。“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母亲河”“不给母亲河抹黑”成了她执着的信念,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智慧和力量。多年来,陈凤同志先后被陇县水利局、城关镇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个人,被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次评为县级年度优秀个人。多项荣誉面前,陈凤感到更多的是压力和动力。
(陇县水利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