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

涝池

发布时间: 2019-11-18 18:27:48 浏览次数:

 

涝池,科学的定义为:在干旱地区,为充分利用地表径流而修筑的蓄水工程,其水面受阳光直接照射,水面蒸发量大。

对其治理的意义,可参考《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现代水利理念谈恢复完善农村涝池重大意义——陕西省水利厅对外合作与科技处 耿乃立》(附文如下) 

 

 

 

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现代水利理念

谈恢复完善农村涝池重大意义

陕西省水利厅对外合作与科技处 耿乃立

 

 

过去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份农村都有很多涝池。涝池是北方干旱地区村子院落低洼处聚集雨水的池塘,天涝时集雨除涝,雨后留下一泓清水,可供人畜饮水、洗衣洗菜、修盖房子和泥之用,甚至大旱年份用肩挑或用水桶子拉水浇地,以缓解旱情。每隔几年组织劳力挖出淤泥当农家肥用,庄稼长得油光发亮的。涝池是祖祖辈辈农村人生存智慧的结晶,既用以除涝又很好地利用雨水资源,也是农村文化重要载体之一,也算是古代水文明、水文化之体现,承载着很多人童年和青春岁月美好记忆。近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利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加上农村建设盲目模仿城市建设,忽略了涝池的综合功能,农村涝池已经悄悄消失。近些年来有很多人怀念农村的涝池,本人是从农村走出的,长期从事水利工作,所以对涝池不仅仅是怀念,更多的是从水利角度思考恢复完善农村涝池的重要意义。

一、要以现代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的理念,恢复完善农村涝池。

有位领导说,涝池是河流水系之细胞、毛细血管,讲得言简意赅。涝池把天上的雨水蓄起来,又供给人们日常应用,取之于天,用之于人,就如同湿地是大地的肾一样,涝池是村庄院落的肾,也是水生态系统之重要组成。我认为,涝池恢复无疑必要的,更要进一步完善,不仅要用于排涝,用以保护美化农村水环境,更要赋予其更新的功能。在传统的大水漫灌区增加涝池这一“田间蓄水工程”,可以为推广发展渗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了相适应地水源条件,这对于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恢复保护流域河道生态,建设富裕美丽新农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农村的涝池从排涝角度讲,还是少不了的。

虽然现在的水利保障能力提高了,尤其是很多省份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已经提高到85%以上,虽然新农村建设正在快速发展,但是农村毕竟不同于城市,农村不可能像城市那样都必须建设完备的排涝系统,并设置市政部门管理维护,农村应该根据地形条件,因地制宜考虑好排水防涝问题。现在很多村庄盲目模仿城市建设,把涝池填平,或当着耕地使用,或当着宅基地使用,使得村庄住户排雨水又成为一个难题。很多人家重新回到过去,在家里打了渗井,更多的是将雨水引向巷道,巷道成了常年积水池,人车只能绕行,特别是夏天臭气熏天。在遭遇暴雨的情况,涝池还能减免涝灾。记得2003年渭北旱塬发生大暴雨,很多没有了涝池的村子都发生了严重涝灾,大量房屋倒塌。而部分仍然保留着涝池的村子,却安然无恙。据了解,目前绝大多数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都没有考虑保留或恢复涝池,这是不应该的。

三、“大兴涝池”,改造传统灌区,节约水资源,对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问题十分严重,应该在农业灌溉节水做足文章。以陕西为例,农业用水占到总用水量的70%左右,农业灌溉绝大多数是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3,也就是说有接近50%的水被浪费了。目前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系数已经达到0.8以上。目前现代农业发展已对水利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陕西关中大部分农田为灌区,灌区农民希望采取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成熟的灌溉技术发展包括粮食作物在内的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但现有灌区是几十年前设计修建的“大水漫灌”灌区,近冬灌、春灌、夏灌季节性供水,不能满足现代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全时段用水需求。

“大兴涝池”对于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灌溉技术革命意义重大。如果我们对关中地区所有灌区进行结构性改造,在灌区内各村庄都恢复或新建大量的涝池,不就是是相当于在灌区内增建了田间蓄水工程吗?或者说是把很多没有防洪垮坝风险的微型水库修建在田间地头了吗?不就为老百姓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相应水源保障了吗?我们过去和现代搞了很多农业节水示范园,为什么只是“有示范,没带动”?为什么很多节水灌溉技术得不到推广?我认为,老百姓对应用节水灌溉新技术一次性投入过大和经济效益的担忧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最关键的是传统灌区不能够提供必要的水源条件。当然,对于灌区管理单位来说,也许最大的不愿意是实现高效农业节水后,灌区用水量急剧下降,直接影响管理单位经济收入。我们能不能以开拓创新的思路,以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路,来彻底扭转灌区长期以来水费收入过少,职工工资发不出的被动局面?如果按照上述“大兴涝池”的思路,改造传统灌区,必将是陕西省灌溉技术的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8以上,节约了大量水资源,这样依靠技术进步节约得到的水资源比类似于“拆东补西墙”的调水工程更有战略意义。调水工程固然可解燃眉之急,但相对于农业节水来说,实属无奈之举。如果按照上述“大兴涝池”的思路,紧密结合建设生态陕西、美丽陕西,建设新农村要求,修建数万个涝池,其设计、施工任务很大,建成后还需要对这些涝池进行专业化、社会化的管理维护,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灌区职工不就有了用武之地了吗?

长期以来,我们把大量的精力用在渠道防渗上,我认为渠道防渗虽然是节约用水之行之有效之措施,但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唯有调结构,才能破局。如果下决心摒弃“大水漫灌”灌溉方式,何愁河道缺乏生态用水?

恢复完善农村涝池,对于全省乃至我国北方干旱地区传统灌区现代化升级改造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四、要把“大兴涝池”当作发展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的重要措施。

很早以前,水利行业把工作重点放在为农业提供用水保障和防汛抗旱上,后来又把工业与城市供水放在重要位置。再后来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列入重点工作,深受群众称赞。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及相继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都为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水利行业如何贯彻中央一系列会议精神,如何发展民生水利、生态水利,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陕西水利人近些年发展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取得了显著成效。我认为还应该把“大兴涝池”当着发展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的重要措施。“大兴涝池”惠及广大农村群众,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见效快,影响大。“大兴涝池”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对于建设富裕和谐美丽陕西意义重大。

“大兴涝池”或增建农业灌溉田间蓄水工程,由大水漫灌向现代高效灌溉转变,实现农业高效节水,是流域水生态修复、保护、优化之必修课。在不清楚水“家底”的情况下,盲目建设水面、湿地是不可持续的;采取跨流域调水措施谋求局部水生态环境理想化,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思路。唯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才是上策。

“大兴涝池”或增建农业灌溉田间蓄水工程,可以增加地下水储备。在恢复兴建涝池的过程中,要考虑设置涝池下渗、蒸发控制措施。在多雨、洪涝时段,要求加大涝池的下渗、蒸发,一方面使得涝池能容纳更多洪水,另一方面可以补充地下水。在干旱年份或时段,要求尽可能减少涝池的下渗、蒸发,以为抗旱提供更多的水源。关于如何减少涝池蒸发的问题,相信水利部门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解决。

五、“大兴涝池”思路的节水效果分析。

以陕西关中宝鸡峡灌区为例作以分析。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魏晓妹教授调查研究,宝鸡峡灌区1981年—2003年灌溉面积年递减1.34%,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灌溉面积、灌溉用水量均减少一半。按照2012年陕西省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2年宝鸡峡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仅为设施灌溉面积的64%。造成灌溉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挤占农业用地;灌区老化失灌;灌溉水价相对于粮食等大田作物经济效益过高;井灌用水方便,水质好,能适应发展高效农业需要,使得不少渠灌面积变为井灌面积。目前宝鸡峡灌区粮经种植比例由过去的9:1提高减少为现在的6:4,灌区种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果品、蔬菜等经济作物需要适时灌溉,而灌区原设计的灌溉制度(冬、春、夏灌)难以适应高效经济作物灌溉需要,使得灌区井灌面积发展较快,渠灌面积明显减少,从而造成灌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出现了很多井泵掉空、浅井报废以及抽水成本增加等问题。该灌区是几十年前设计建设的“大水漫灌”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以下。如果按照“大兴涝池”的思路,彻底改变“漫灌方式”,推广微灌、渗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可实现节水80%,节水潜力十分巨大!

根据2012年陕西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全省农业用水58.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6%。如果全省农业灌溉节水仅按50%考虑,全省将节水30亿立方米,是引汉济渭工程竣工后年引水量的两倍。

可能有人会认为,高效节水措施只适合果品、蔬菜等经济作物,不适合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其实并非如此。以采取微灌技术的大田作物为例,购买微灌带每亩每年需投入30元左右,按节水80%考虑,可节约灌溉用水250立方米,如果按节水60%考虑,可节水180立方米。按每亩节约用水180立方米计算,可节约水费37元,可见从经济是可行的。另外,采取微灌技术还具有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实现水、药、肥定量控制,能减少用工量80%,减少肥料50%、提高产量20%。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于陕西省这样的干旱省份,能够每年节约农业用水30亿立方米以上,对陕西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六、恢复修建涝池应该注意下列问题。

一是水利部门要进行认真规划设计,考虑排涝、灌溉、水生态、美化环境等需求,合理确定各村镇涝池位置、数量、大小。二是要提高技术措施,解决好雨水、污水分流和污水分散处理问题。要防止农药、化肥、车辆机械油污以及生活废水污染,超越涝池自净能力。三是要采取设置护栏、台阶和投放必要救生圈等措施,保障人畜安全。四是要修建池边走廊、亭阁、近水平台等,种植景观林带、花草,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添彩,使涝池这一农村原本就有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城里人奢望的湖波、湿地成为新农村一道美丽风景线。五是要增加管理设施,加强管理。要设置水位自动测报、灌溉渠系补水与农业用水计量装置等。各村委会指定专人进行管理,要建立村规民约,严格遵守相应的水禁忌,保证涝池长效运行,造福子孙后代。六是要继承创新涝池修建技术。老一辈人建涝池既要解决池子渗漏存不上的问题,又要避免池水严密防渗而隔绝了地气,使池水成为死水发臭,用红粘土、黄胶泥做防渗,是祖祖辈辈先人智慧结晶。现代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七是要切实科学理性对待涝池恢复完善问题,防止出现“无水可蓄”、“一潭臭水”、“仅为景观”三种情况。有些地方因为修建不少水窖以及水土保持、农田基建措施,会明显减少涝池集雨量,修建涝池需要认真测算。还要注意涝池的水质问题,直接作为污水坑使用当然水臭,蓄而不用也可致水臭。八是建议先行在大型灌区里搞试点,把灌区渠道补给作为涝池主要水源,采取水费减免政策措施鼓励群众以涝池为可靠水源发展渗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